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课程/讲师尽在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专题,百度搜索“交广国际管理咨询”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公开课(免费试听)北上广深等地开课!芝麻播www.zhimabo.com独播: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在线直播课程。专家微信18749492090,讲师手机13522550408。

企业要想获得更高的利润,就要降低成本,而在企业的生产中总是无可避免的有浪费现象,交广国际管理咨询专家团总结了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精益生产中的七大浪费

1.库存的浪费

产生库存的主要原因为:管理者为了自身的工作方便或本区域生产量化控制一次性批量下单生产,而不结合主生产计划需求流线生产所导致局部大批量库存。

库存的损害表现有:

(1)产生不必要的搬运、堆积、放置、防护处理、找寻等浪费。

(2)使先进先出变得困难。

(3)损失利息及管理费用。

(4)物品的价值会减低,变成呆滞品。

(5)占用厂房空间,造成多余的工场、仓库建设投资的浪费。

(6)没有管理的紧张感,阻碍改进。

(7)设备能力及人员需求的误判。

2、过量生产的浪费

是指制造多于下一个工序或是顾客需求数量的产品,或者过早制造。

产生过量生产的主要原因为:产能不足、生产过程不稳定以及管理者认为制造过多与过早能够提高效率、减少产能的损失和平衡车间生产力等。

制造过多(早)的损害表现有:

(1)提早用掉费用(材料费、人工费),不能创造利润。

(2)把“等待的浪费”隐藏起来,使管理人员漠视等待的发生和存在。

(3)自然而然地积压在制品,其结果不但会使制程的时间变长(无形的),而且会使现场工作的空间变大,机器间距离因此加大,逐渐地吞蚀利润。

(4)产生搬运,堆积的浪费,使得先进先出的作业产生困难。

3、搬运的浪费

不必要的搬运零件和产品,例如两个连续的生产工序,将产品在完成一个工序后,先运到仓库,然后再运到下一个工序。较理想的情况是让两个工序的位置相邻,以便使产品能够从一个工序立即转到下一个工序。

产生搬运的主要原因为:车间布置采用批量生产,依工作站为区别的集中的水平式布置(也就是分工艺流程批量生产),无连续流生产的观念。

4、等待的浪费

在生产过程中,操作员或者设备空闲。

产生等待的主要原因为:作业不平衡,安排作业不当、待料、品质不良等。

5、多余动作的浪费

操作员所作的没有增值的动作,例如找零件,找工具、文件等。

产生多余动作的主要原因为:生产场地规划不好,生产模式设计不周全,生产动作不规范统一。

6、缺陷的浪费

不良品和废品。

产生缺陷的主要原因为:工序生产无标准确认或有标准确认未对照标准作业,管理不严密、松懈所导致。

7、过度加工的浪费

加工程度超出客户的需求或进行不必要的修正加工。

产生过度加工的主要原因为:制造过程中作业加工程序动作不优化,可省略、替代、重组或合并的未及时进行改善。

共有 0 条评论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