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这个世界,社交账户数目疯狂攀升、颠覆性事件屡见不鲜、逆全球化频频引发震动,许多企业面对新环境感到手足无措,管理者面临一个简单而根本性的问题:他们能否预见到企业/业务的未来。此外,在当前的发展大势下,企业是不是可以从成功转型或是已经失败的企业身上学到什么呢?你的公司是不是正伫立在悬崖边?
比较柯达与富士(Kodak and Fujifilm)两家公司是很有意思的事情,它们的故事很有代表性。
这两家公司在历史上都曾依靠出售相机胶片这一主体业务取得成功,但是数码相机的问世颠覆了整个胶片市场,对两家公司造成了巨大冲击。当时,两家公司对市场变化的回应截然不同。
富士立即投身企业产品创新和开拓市场,应对危机,它首先调整了公司内部的化学与材料科学研究,提高核心竞争力,这使公司与医疗设备、化妆品、医药与生物材料行业接轨,成功将业务延伸到新市场。
柯达则开始停滞不前,没有发掘其他发展途径,在市场竞争压力日益加大的情况下,最终泯然众人乃至消失。
重新审视领导力
当公司面临巨大失误和危机时,人们研究与关注的重点往往在企业治理、领导力与决策等方面。
在柯达以及其他类似“垂死挣扎、破釜沉舟”的企业案例中,市场信号已经显而易见地不断变糟,很多所谓难以预料的突变其实并非完全不可预期,公司本应该参与到市场中,主动预判变化,并解决这些问题。
在很多情况下,领导力的界定已经失去了边界。每天我们都听到人们说这个或那个情况“缺乏领导力”。当一个概念变成“万金油”一样的老生常谈,其也就失去了本来的力量和潜能。
日复一日,我们听到看到高管们摆着“架子”,拼命推动个人行程、关注着下一轮的红利津贴,还通过社交媒体进行自我营销。所有这些作态,令人产生强烈的质疑。尤其是一些身居要职的人,人们对其的感官更加复杂,他们如果一成不变,更会遭到质疑:他们沉溺于这些“俗事”,还能不能敏捷的思考并采取紧急行动来扭转不利局面?
预见力是跨越生存门槛的必备能力
无论是商务还是日常生活中,缺乏预见力的现象比比皆是。
飓风肆虐的波多黎各就是典型案例。当这片备受摧残的土地正在想方设法重新获得水电供应时,当地的管理者们却开始了政治作秀,发布大量社交媒体评论,这对于当地居民的生活没有丝毫好处,更突出了当地领导的不善。
正如富士的前瞻性与柯达的缺乏预见力,这形成了两家公司迥然不同的发展路径与当前状况。
通过直接经验与广泛的对领导力的调研分析,我们发现,有五种关键因素会影响预见力:
1.创造明确有意义的方向并为之努力——以充分的资源和积极的行动为目的保驾护航;
2.以无畏精神采取行动——培养一种克服本能反应的意识与能力,用理智指导行为;
3.用现在拼搏未来——用新的思考方式和高效实践推动企业的前进;
4.积累优势——组织、促进多样化的企业内部对话,探索深刻前瞻的见解、参与具有潜力的市场;
5.保证性能弹性——在企业经受挫折与失败后,快速恢复并重新投入战场。
预见力可以说是一种领导力在行动中的具体体现,管理者拥有预见力,意味着能够带领企业直面挑战,转化已经掌握的隐性知识,化作实际行动。
许多因素,包括市场结构、供求动态以及企业资产负债情况都会影响到公司的业绩和净收益。然而有趣的是,有些企业因此逐渐失去灵敏性,变得呆板而僵化;而有些公司则如鱼得水,在市场中成为浪尖的弄潮儿。
预见力使得Amazon的市场价值甚至超过了其对手的总和(沃尔玛、塔吉特、梅西百货、百思买以及其他)。预见力是亚马逊企业基因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亚马逊在面对充满未知的新市场时,始终保持公司的创新力。亚马逊创始人Jeff Bezos将这一素质形容为“第一天”思维,他希望亚马逊能一直保持初创公司的危机感与行事风格。当前商业环境变幻莫测,许多公司深受其害,亚马逊则在不断扭转与挑战现有商业模式从而实现企业发展。亚马逊网络服务(AWS)就是如此,该服务在2017年预计能产生170亿美元的价值,运营利润率达25%。
在组织中根植预见力
对身处当今复杂商业环境的企业管理人士而言,如何将预见力根植到企业中,并利用其展望、拓展企业前景?从需求侧看,可以考虑将用户体验和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机器人以及其他新技术和用户体验联系起来。从供给侧看,不妨反思一下模式和流程?如果想使用新型工具或是重构商业模型,那么请思考这些问题:预见力如何转变为公司难以复制的文化优势?企业该如何像亚马逊一样灵活应对市场变化?此外,交广国际管理咨询认为要多观察传统竞争对手和新入场的颠覆者们,思考他们的关注点与焦点,并吸纳其长处。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如何提升领导力的核心?》
共有 0 条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