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个人都是制度的产物,管理方法会承认和接受这个现实,进而审视导致失败的制度,最后着力改良制度,而不是非要找出一个人来承担责任。团队合作能完成世界上的所有工作,你我都知道这个道理。但是在一家公司,即便优秀产品是集体努力的结果,管理者们却常常凭借自己的直觉,过于关注“优秀员工”的个人表现。这种方法看起来是对的,却会导致一个团队无法实现最优效益。
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成功的互联网产品的微信团队,不可不谓之成功。微信教父张小龙曾公开发表演讲,阐述了自己对产品与管理的思考,重申了‘敏捷管理’的必要,并表示这是微信团队从成立初期就坚定使用的管理方法。
“敏捷管理”究竟有何奥秘,值得张小龙如此推崇?它能帮助团队提高工作效率吗?交广国际管理咨询分享给大家团队的敏捷管理。
怎么做才可以带出一支效率惊人的团队?
在耶鲁大学,斯坦利·艾森斯塔特教授教的一门编号是CS 323的计算机编程课是出了名的难学。学生抱怨做一次作业要花很久,于是他跟踪了解每个学生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他想知道学生的成绩和完成作业所需的时间是否有关系。
有趣的是,对比结果显示,两者并无关系。有些同学速度很快,得了A,有些人速度很慢,也得了A。在成绩一样的前提下,最快的学生和其他同学的速度比为10∶1。10 倍的差异很惊人,不是吗?如果你是一位经理,你会希望雇用那些能得A,而且花费时间最短的员工。
但如果从团队而不是个人的角度来看,会有其他有趣的发现。一项研究涉及3800 个不同的项目,分析师没有关注个人表现的数据,而只关注团队表现的数据时,有了惊人的发现。最好的团队可以在1 周内完成任务,你猜最差的团队需要多长时间?你可能会猜和耶鲁学生课上的表现一样,10∶1(这意味着,同一项工作,最差的团队需要2个多月来完成,最快的团队只要1 周就能搞定)。真正的答案却是,团队之间的差别比个人之间的差别大得多。最慢的团队不是花费10 周,而是花了2000 周。
这就是最差团队和最好团队的差别。所以,你的关注点应该在哪里呢?从个人的角度看,如果你能把所有的雇员变成天才,效率可能提升10 倍。要是从团队的角度看,即便你能让最差的团队达到中等水准,效率也会有惊人的提升。更多咨询案例详情关注交广国际管理咨询。
共有 0 条评论